湖北省楚天云有限公司

新闻中心

当前位置:经营头条

省楚天云法律合规专栏 ⑧ | 证据是诉讼案件胜负的关键

发布时间:2025-08-28阅读量:126

前言

在合同纠纷中,证据是决定胜负的关键,是维护权益的基石。当纠纷无法通过协商解决而诉诸法院时,证据不仅是证明事实的依据,更是法官作出判决的唯一法定基础。充分认识证据的重要性,掌握证据的固定和收集技巧,将为企业在诉讼中赢得主动权,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以下结合司法实践与典型案例,阐述证据固定的关键方法及其重要性:


01关于证据规则的法律依据


举证责任分配

根据《民事诉讼法》第六十七条规定:“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,有责任提供证据。” 这一“谁主张,谁举证”原则贯穿合同纠纷始终,主张合同成立或履行的一方需承担举证责任。例如,卖方需证明已交货(如提供签收单),买方需证明已付款(如银行流水)。

证据三性审查

证据需具备真实性(如公证文书)、合法性(如不侵犯隐私的录音)、关联性(如聊天记录与合同条款的对应)。例如,私自录音若未侵害他人合法权益,可作为有效证据。

电子数据特殊规则

根据《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》,区块链存证的电子数据可直接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,除非对方能提供相反证据。


02证据固定的方法



原始载体保存

合同原件、履行凭证(如送货单、验收单)等原始载体是最直接的证据。例如某光伏项目纠纷案:2024年A公司与周某签订《光伏项目屋顶租赁协议》,施工中因穿透屋顶引发纠纷。A公司起诉要求赔偿建材损失6万余元,但仅提交单方制作的损失统计表、未认证的现场照片等证据。法院认为,这些材料无法证明建材的具体规格、数量及价值,且施工过错在A公司,最终判决驳回其全部诉求。法院强调,单方制作的损失统计表若无对方签字,无法单独证明损失数额。此案警示:缺乏完整证据链的主张,即使事实存在,也难以获得法律支持。


公证保全

通过公证机构对合同履行现场、电子数据等进行公证,可显著增强证据的法律效力。例如,某房地产企业与浙江某公司因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,向公证处申请对施工现场现状进行摄像、拍照保全。公证人员全程记录并制作《现场工作记录》,确保证据链的完整性。此案警示:这类公证不仅固定了违约事实,更因公证程序的法定性,直接成为法庭采信的关键依据。


区块链存证

区块链技术通过分布式存储和加密算法,实现电子数据的不可篡改。某银行通过区块链存证平台固定电子借款合同,在郭某某违约后提起诉讼。法院在线核验区块链数据与原始文件一致,当庭宣判支持银行诉求。整个流程仅耗时1小时,且电子送达实现“零接触”司法。这种技术尤其适用于电子合同、邮件往来等易篡改证据,解决了传统电子数据“原件难辨”的痛点。此案体现:新兴技术可大幅提升证据固定效率与可信度,尤其适用于高频、小额合同纠纷。


自认规则

在调解过程中,对方当事人的自认可直接作为证据使用。例如某铁艺护栏自认案:某铁艺经销部为某商贸公司定制护栏,双方未签书面合同,仅通过微信沟通。原告主张欠款14000元,但结算单签名人身份不明、微信记录未实名认证。关键时刻,被告经理在调解中自认扣除4000元维修费后尚欠12000元。法院依据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》,采纳自认事实,判决被告支付12000元。此案证明:即使初始证据不足,通过策略性收集(如调解中的自认)仍可挽回部分损失,这也凸显了调解阶段证据收集的策略性价值。


03证据收集的策略


1. 妥善保存电子证据电子证据包括电子邮件、微信聊天记录、电子合同等 。应当注意:一是保留原始载体,如手机、电脑等;二是确保内容完整,不进行删改;三是提高证据意识,养成良好的证据管理习惯。例如:重要文件应当及时备份;与客户单位的沟通应当尽量书面化;并且,重要会议应当记录并保存。这些习惯将有助于在发生纠纷时能够提供充分有效的证据。

2. 动态证据管理。根据诉讼阶段调整证据组合。如在立案时提交基础合同与初步履行凭证,庭审中再补充关键细节证据(如第三方鉴定报告)。

3. 专业辅助手段。复杂案件可委托公证机构、司法鉴定机构介入。例如,对电子数据进行固化,或对合同条款进行专业解读。

4. 风险预判机制。在合同中约定“争议解决条款”,明确证据提交方式(如指定邮箱接收通知),降低后续举证难度。


结语

证据是合同纠纷中的核心要素。对于公司而言,应当加强电子凭证和合同等方面的管理,确保在发生纠纷时能够提供充分有效的证据。对于员工而言,应当在日常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证据管理习惯,如妥善保存电子证据、规范保存书面证据等,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。


 打印   关闭